(通讯员:谢昌醒)2025年4月15日,在教二105教室,谢昌醒老师开启《温情中国》第十一季第二讲。这一讲围绕“读懂湖科:克难奋进 风华正茂”展开,谢昌醒老师从湖科校园、教师以及校友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了湖科的历史与现状,为在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学校记忆与情感的盛宴。

课堂回顾
任何一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春秋过往。这些凝重的历史底蕴,无一不是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这些珍贵的文化矿藏如不及时挖掘,必将湮没流失,对鉴古知今和后世传承都将是一种错失和一件憾事。挖掘和展示校史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大胸怀、大气魄来定位大格局目标,在那些最能体现学校精神文化的符号上下工夫,深入挖掘,打造特色看点,让校史文化在更大的空间里传播。
校园建筑物、道路及景观的命名,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对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有着重要作用,更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构筑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谢昌醒老师从“战斗柔情总相和”“楼园路名寓意深”“腹有诗书气自华”“野蛮体魄颜值高”“碧树虬枝动诗情”五个方面让同学们懂得了湖科不仅是“战斗的学校”也是“柔情的学校”更是“培凰育凤的学校”,并深深感受到了学校对大家的殷殷嘱托和热切期盼。正如韩温甫老校长所言:培养医生,需要倾注全部的爱,今天你爱学生,明天学生就会爱他的病人,爱是可以传递的,同样大学的精神也是一代代传承的。
师魂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它涵盖教师的人格风范、道德境界和职业操守等方面。师魂体现了教师对教育的无限忠诚、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以及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谢昌醒老师从“艰苦奋斗铸师魂”“忠诚教育铸师魂”“积极进取铸师魂”“严谨治学铸师魂”“追求卓越铸师魂”五个方面为同学们呈现了湖科历代教师丹心育桃李,热血铸师魂的事迹。一个个鲜活的教师事例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苗,点燃着每一个学子心灵追求卓越、克难奋进的理想之光。

八十八载栉风沐雨、弦歌不辍,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15万余人,他们中绝大多数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谢昌醒老师从“人民公仆、政坛精英”“传道授业,教坛大咖”“救死扶伤,医界翘楚”“丹青翰墨,文艺俊彦”“勇闯商海,企业名流”“报效社会,凡人善举”“湖科学子,初露锋芒”等七个方面为同学们介绍了湖科校史上的杰出校友们,勉励同学们坚定信心,在奋斗中成人成才。通过谢昌醒老师介绍学校培养的一批又一批有才华、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创造、有真善灵内涵、有高尚精种境界的优秀人才,进一步印证了老校长魏星桥先生所说的“即使是三流学校,也可以培养出一批人才”的预言,创造了“虽不是名校,却培养了许多名人”的教学奇迹。
母校对于同学们而言意义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塑造大家个人价值观、建立人际关系网络、积累人生经验的重要起点。通过对学校校史的学习和在母校的熏陶下,同学们将不断成长和进步,为未来的生活和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堂反馈
20248321016 袁鑫裕
《温情中国》第二课“读懂湖科:克难奋进,风华正茂”让我对学校有了崭新的认识。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段过往的记录,未曾想,这竟然成为了一次深入灵魂的精神探寻之旅。
回顾1941年那段烽火岁月,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国的土地,学校师生们无辜卷入残酷的战争漩涡。而在大幕山的转移途中,他们为躲避敌人的追击,只能被迫四天四夜躲于石鼓尖山,这不仅仅是对人类生存极限的挑战,更是对人民精神意志的淬炼。但是断水绝粮的绝境从未磨灭掉他们的希望,反而让师生们团结与坚韧的精神愈演愈烈。这种在生死边缘仍坚守信念的勇气,成为了深深根植于学校的精神土壤,成为湖科人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在战争中创办学校的艰辛历程,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诗。经费的匮乏、设备的简陋,犹如横亘在前行道路上的巨石,但师生们凭借着双手和智慧,在刘村隙地建起教室、礼堂。他们会手抄笔记、自编教材,在贫瘠的条件下开垦出知识的沃土。同时,他们也积极投身抗日宣传,以笔为剑、以声为号,展现出教育者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这也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在困境中坚守使命、在时代浪潮中勇担责任的精神传承。
韩温甫与魏星桥两位前辈像是校史星空中熠熠生辉的星辰。韩温甫在医疗教育领域中以爱为基石,构建起培养医者仁心的殿堂。他深知,医学不仅是技术的传授,更是爱的传递,这份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无数学子的从医之路。魏星桥以高瞻远瞩的教育理念,打破学校发展的局限,坚信普通学校也能培育出顶尖人才。他的坚持与开拓,为学校的师范教育注入灵魂,成为后来者不断攀登教育高峰的精神动力。
湖科既有对往昔岁月的沉淀和发展轨迹的回溯,又有现代元素的交融碰撞,展现出传统与创新并蓄的独特风貌。校徽的设计简约却饱含深意,每一处元素都凝聚着学校对莘莘学子的深切期许。那昂扬前进的帆船造型,恰似湖科人在浩渺知识海洋中勇毅探索的身姿,无畏且坚定;而科技英文缩写变形而成的飞鸟,灵动而富有朝气,是对青春活力与创新精神的热情礼赞。“弘德、博学、敏行、敢先”的校训就如同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照亮无数学子们成长的漫漫征程。“弘德”二字,时刻警醒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路途上莫忘筑牢品德修养之基,以德为先,方可行稳致远;“博学”激励着我们敞开博大的胸襟,广泛涉猎多元的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于知识的广袤天地中尽情遨游;“敏行”则敦促我们要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做到知行合一,让知识真正落地生根;“敢先”更是赋予我们前进的勇气,鼓励我们挣脱常规束缚,大胆开拓创新,以无畏的姿态勇立潮头。
湖科校友们的辉煌成就,宛如一曲曲壮丽的奋进赞歌。从政坛上纵横驰骋的人民公仆,到文艺界才情四溢的俊彦,他们以卓越风姿打破了外界对湖科的刻板印象,用坚实的脚步与傲人的成绩昭示出:成功并非名校专属,自信、勤奋与坚持才是铸就辉煌的密钥。而我们正置身于湖科这片孕育希望、充满活力的沃土,应不断汲取校友们丰富的精神力量。让我们怀揣凌云壮志,脚踏坚实大地,于揽月湖畔扬起梦想风帆,勇敢挥毫泼墨,绘就独属于自己的绚烂人生长卷。
此次校史学习,让我找到了身为湖科人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也是一次汲取力量的经历,激励着我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遭遇何种艰难险阻,要以先辈们为楷模,传承湖科精申,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不懈的努力,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20240123054 曾诚宸
在“温情中国”的第二节课上,我对湖北科技学院有了全新的认知。老师以“湖科校园:风景这边独好”“湖科教师:丹心育桃李,热血铸师魂”“湖科校友:我们的学兄学姐们”三大篇章,生动再现了湖科的往昔与今朝。身为湖科学子,我们理当厚植对学校的自信,增强校园归属感,为推动湖科实现历史性变革、收获历史性成就贡献力量。
湖北科技学院,这所学府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传承。其发展脉络,师范与医学两条主线清晰可辨。师范专业最早可追溯至1937年的浦圻简易师范学校,那是湖科师范教育的源头;而1965年成立的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则开启了湖科医学教育的征程。
湖科是一所饱经战火洗礼的学校。自1937年起,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狂风骤雨,却始终屹立不倒。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里,它顽强坚持办学,享有“鄂南教育堡垒”的美誉。湖科亦是一所充满柔情的学校。从承载历史记忆的红楼,到具有特殊意义的五七干校中转站,再到彰显咸宁嫦娥之乡地域文化的揽月楼,每一处建筑都在无声诉说着学校的悠悠过往;从寓意美好的杏园、桂园,到凤凰山上的日升亭,处处都展现着学校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从咸宁地区医院中西医结合的开创者、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的开山之祖韩温甫,到长眠于校园雪松之下的鄂南教育泰斗、令人敬爱的老校长魏星桥,他们的事迹无不体现着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
湖科的教师们,以热血铸就了独属于湖科人的师魂。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的创始人韩温甫,在毛泽东主席“6·26指示”的指引下,肩负使命来到咸宁。为了建校,他八次进山考察校址,与老师、学生们一同劳作,亲手参与校园建设。在文革时期,他更是顶住巨大压力,力排极左思潮,让知识的薪火得以延续。无数先辈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为湖科的发展筑牢根基。他们的精神,恰似璀璨星辰,永远照亮着后来者前行的道路。
新时代的湖科人,当锤炼品德修为。人无德不立,品德乃为人之根本。新时代的湖科青年,应自觉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弘德、博学、敏行、敢先”的校训中汲取力量,从出身湖科的学界翘楚、商界精英、政治才俊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我内省中提升道德境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追求更具高度、更有境界、更显品位的人生,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洋溢于整个社会!
20240121038 张倩文
在学习谢昌醒老师的《温情中国》第二讲后,我深受触动,内心满是对学校深厚底蕴与杰出人物的赞叹。
这门课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向我们展示了学校的独特魅力。从校园风光到教师风采,从校友成就到学校发展规划,每一个部分都蕴含着无尽的温情与力量。
湖科的校园,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建筑,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变迁,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们与校园建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漫步其中,仿佛能感受到前辈们留下的智慧与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湖科的教师们,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他们以艰苦奋斗、忠诚教育、积极进取、严谨治学的精神,铸起了不朽的师魂。韩温甫书记艰苦奋斗,为学校建设与地区医疗事业奠基;魏星桥校长忠诚教育,辛勤耕耘数十载,成为鄂南教育的泰斗。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师的使命与担当,不仅传授知识,更塑造着学生的品格与灵魂。他们的精神如明灯,照亮我们在知识海洋中探索的道路。
湖科的校友们,在各自领域熠熠生辉。从政坛精英到教坛大咖,从医界翘楚到文艺名流,再到勇闯商海的企业名流和报效社会的凡人善举,他们以湖科为起点,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他们的成就,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湖科精神的生动体现。他们让我明白,湖科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与湖科赋予的精神力量,绽放光彩。
这堂课,让我深刻认识到湖北科技学院的精神内核。它不仅是知识传承的殿堂,更是培养人才、塑造品格的摇篮。作为湖科学子,我深感自豪,同时也明白肩负的责任。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湖科的前辈和校友们为榜样,传承艰苦奋斗、忠诚奉献、积极进取的精神,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身素养,为学校争光,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的课程如同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种下了对学校的热爱与敬意,也种下了追求卓越、奉献社会的理想。我期待着在湖科这片充满温情与希望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审稿人: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