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美玲 马诗淇 吕珂)为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4月1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慧芳、罗晶老师带领《温情咸宁》课程的全体同学前往何功伟故居开展沉浸式思政实践教学。现场教学生动展现了何功伟烈士从少年立志到为国捐躯的壮烈人生。
在何功伟故居,学员们在吴老师的引领下,沿着“少忧国难”“献身革命”“慷慨赴义”等主题板块,逐一细致地观摩烈士的遗物,聆听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深刻体会何功伟烈士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一、少忧国难:少年立志照初心
在第一单元“少忧国难”展区,泛黄的历史照片与珍贵的历史文献,瞬间将大家带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同时也勾勒出何功伟的成长轨迹。1915年,何功伟出生于咸宁一个书香门第,自幼目睹旧中国山河破碎的惨状,少年时期便立下了“救国于危亡”的宏伟志向。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年仅16岁的何功伟正在武汉求学,却已展现出非凡的担当。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上街募捐,进行演讲,并拿出自己微薄的伙食费来翻印《田中奏折》,以此揭露日本的侵略野心,唤醒民众的抗日意识。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后,何功伟积极奔走于武汉各大院校,组织并动员了武汉地区70余所大中学校的两万余名学生,成功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通过深入了解何功伟的青少年时期,大家深刻认识到,他的爱国情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苦难的岁月里逐渐孕育,并不断升华而成的。
二、献身革命:忠魂永铸照汗青
第二单元“献身革命”展厅全面展现了何功伟投身革命事业的辉煌历程。1936年8月,何功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全身心投入抗日救国的伟大斗争中,先后担任中共鄂南特委书记、通山中心县委书记、湘鄂西区委书记、鄂西特委书记等职务,为恢复鄂南地区的党组织、创建抗日武装力量、重建鄂西党组织以及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吴老师深入阐述了何功伟在革命斗争中展现出的非凡智慧与无畏勇气,并生动讲述了其与同志们并肩作战的感人故事。大家仿佛穿越时空,目睹了何功伟在革命道路上坚定前行的身影,深刻感受到他为实现理想信念,甘愿奉献一切的使命担当。
三、慷慨就义:诵读遗书问初心
在第三单元“慷慨就义”展厅中,这次实践课迎来了高潮。1941年1月,何功伟不幸被捕。在面对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时,他始终坚贞不屈,以生命诠释了“舍生取义”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格。讲解中,青马班学员訚瑞庆深情朗诵了何功伟在狱中写给家人的书信。“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成仁取义,此正其时”“儿决心牺牲个人,以利社会国家,粉身碎骨,此志不渝”……字字铿锵,句句泣血,书信中的一字一句深深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
随后,吴慧芳老师以“传承和担当”为主题进行课程总结。她强调,英雄虽已远去,但精神长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应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弘扬他们的精神,既要怀抱梦想,又要脚踏实地;既要有敢想敢为的勇气,又要有善作善成的能力,共同谱写新征程上的青春华章。
四、致敬英魂:歌声回荡纪念园
课程临近尾声时,学员们来到何功伟烈士纪念园。在巍然耸立的烈士雕像前,学员代表郑重地敬献了鲜花。随后,全体学员齐声朗诵《狱中歌声》,那激昂的声音在纪念园上空久久回荡。诗中“我热血似潮水般奔腾,心志似铁石般坚贞,我只要一息尚存,誓为保卫真理而抗争”的壮烈诗句,令许多同学不禁热泪盈眶。
此次实践课震撼心灵,青马学子们一致表示,将以何功伟烈士为楷模,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绽放绚丽光彩。
审稿人:陈明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