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new)

【两学一做】坚定“文化自信” 复兴中华民族

发布日期:2016-11-30    浏览次数:

(作者:陶炎武 齐肖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不仅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此之前,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文化自信问题,多次要求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的宣传教育,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何谓“文化自信”呢?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千百年来的思想积淀,是其生产生活方式的精神升华,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有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基因身份证”。文化自信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积极践行和对自己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对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认定。文化自信也是人们在对各种文化比较的基础上对自己民族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和自豪感,是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思想成熟的表现形式。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们想要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有坚定的文化自信,着力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进程。

一方面,文化自信有助于中国在世界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下站稳根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持续加深,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与融合成为全球文化发展的主流,中国想要在这种大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建立起文化自信。当前,多元文化间不断的冲突和碰撞引发了中国文化自信的危机,也就严重威胁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通过非政治层面对我国进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渗透,给中国原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影响了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引起了整个民族文化认同的一个危机。此外,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世界话语权的优势,不断丑化、妖魔化中国,将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渗透到中国,侵蚀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情况下,我们必须有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我们的定力。

另一方面,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实现“中国梦”。 文化以其丰富多彩而又鲜活醇厚的形态存在于人民之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灵魂,也是信仰、信念的底气和支撑,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口号,形成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全新思路。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可以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自信的升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只有文化自信的重现和提高,才能提高国民的整体文明素养,才能够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才有可能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稳稳扎根于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于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首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海纳百川的气魄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思想智慧,生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信仰追求、价值准则和思维方式,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不仅创造了对本民族发展壮大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历史辉煌,也成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根本的文化遗传和精神基因。中国具有的这种优秀文化的丰厚底蕴,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中华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中诞生最为久远的文化之一。从孔子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都先后灭亡,唯有中国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博采众长得以生存至今。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经历了多次危机,仍旧屹立不倒,薪火相传,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较早地产生了诸如“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此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

其次,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先后创建了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其核心是毛泽东思想,具体体现在革命理想、崇高信念、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等思想内涵上,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在红色文化的指引下,我们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的初步建设,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础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国外有益文化,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党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和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13亿多人摆脱了物质短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权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空前提高。现在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好的时机,“文化自信”是我们最坚定的精神力量,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