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new)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切实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春季教学活动月侧记

发布日期:2025-04-14    浏览次数:

(通讯员:袁芳)桃蕊芳菲,燕语欢畅,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教学活动月在阳春三月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月以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和实践教学为核心抓手,学院全体教师踊跃投身其中,在交流互鉴中,活动成果斐然。

集体备课:汇聚众智,携手共进

集体备课打破壁垒,实现教学资源高效共享。活动月共组织7次线上线下集体备课,各教研室积极组织教师参与,针对不同的思政课程展开了深入研讨。比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的集体备课会议室里,教师们围坐在一起,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章节定位、章节逻辑结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案例选择以及教学重难点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青年教师们则带来了许多新鲜的创意和前沿的研究成果。

评课:互学互鉴,砥砺提升

与此同时,听评课活动全面铺开。学院5个教研室安排了多位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教学,吸引了众多教师前来听课学习。在吴慧芳老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堂上,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频繁。吴慧芳老师采用了红歌导入式、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巧妙地设置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思政课中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展现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对思政课的浓厚兴趣。评课时,教师们秉持客观公正、取长补短的态度,既不吝赞美,又能直言不讳。

社会实践:立足咸宁力求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开展红色研学,是学校思政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3月21日,将咸宁本地红色资源与思政课课堂教学相融合的选修课“温情咸宁”正式开课。该课程将咸宁区域内红色资源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精心设计研学路线,并组织学生瞻仰烈士陵园、开展专题调研、拍摄微视频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达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效果。

在为期1个月的教学活动月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院教师带领各自授课班级的学生积极参与,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将进一步推动学院思政课教学朝着更加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向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审稿人:陈明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