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和时代性特征,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文化自信的底气不仅来自传统的辉煌,而且更有赖于现实的灿烂。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既来自我们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丰富性与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和创造精神,也来自体现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红色文化的革命性、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导向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取得的成就,无比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中国共产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及使之成为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提高到国家文化战略层面,并作为一项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责任,提高了全国人民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文化自信需要有底气。文化自信的底气和文化自信是一体两面。高度的文化自信,表明我们文化底气十足;而文化底气越足,越强化我们对文化自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没有底气,文化自信是空谷回音的自我呼喊;而没有文化自信,文化底气是镜花水月似有实无。要强化文化自信,我们一定要弄清我们自信的底气何在。
与文化自信相连的自信底气问题,同样是当代中国具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性问题。它是经过近代100多年灾难后,中国人重建文化自信的理论与事实依据。深入研究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应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质,但又要越超文化视域。因为文化自信的底气,既在传统文化之中,又在现实之中,它离不开当代中国社会。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底气之根,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底气的中流砥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是文化底气的基础,而正确的文化政策则是维护文化底气的制度化保证。只有把文化自信的底气放在当代中国整体环境中,尤其是放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辩证关系中,我们才能以新的精神状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继续奋进。
1、文化自信底气来自中华文化的特质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底气之根。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早期,各种思想学派精彩纷呈,多角度地体现中华智慧的全面性和丰富性。恩格斯说过:“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发现以后的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上思想学派众多,各有持论,各有辉煌,虽有差异,但不是彼此隔绝。《易传》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和而不同,海纳百川,中华传统文化是由各派思想从各种角度切入的关于宇宙人生、治国理政、立德树人相异相成的大智慧,取之不竭、常用常新。
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人文文化,它最关注的是现世而非来世,是人间而非天堂——它是人的文化,而非神的文化。宗教的超越性和神圣性往往引导人们与现实相脱离,马克思是极力反对神性化的文化的,他说,“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要求抛弃关于自己处境的幻想,也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想的处境”。中国历来不是政教合一、皇权与神权共治的国家。传统中国的治国理政,立德教民,是依据思想家的教导和智慧,而非神谕或上天启示。在中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历代思想家的学说主要是现实的智慧,而无关来世。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的都是这种世俗精神、人世情怀。
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关怀,并非没有超越性和神圣性。中华传统文化把为国家为民族而勇于牺牲作为最高价值,其自身就包含超越性,即超越个人的利益,心中有“大我”而不是“小我”;具有神圣性,因为它怀有崇高的理想和信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身殉道、以身殉国,而不是临难图苟免,贪生怕死。中华民族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也没有宗教殉教者、没有对宗教战争杀戮者的赞美,有的则是对为国牺牲者的歌颂。屈原的《九歌·国殇》就是对战死沙场的勇士们的歌颂,“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是极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文化,一部中华文化史,同时是一部中华文化思想创造史。在历史上,历代都有杰出的思想家从不同方面对中华文化积累作出自己的贡献,如积土为山,汇河成海。在中华文化史上,不同时代各有特色和高峰,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各个时代都有各自作出突出贡献的思想家和传世经典文本。至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代表自己时代性的文化珍品。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和时代性特征,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历经5000年发展从未中断,全赖这种创造力。一种没有创造力的文化,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躯体。尤其处在发展迅速、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当代世界,一个国家仅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无创造性,不能创造出与时代相符合的当代文化,不会拥有足以自信的文化底气。文化遗产是历史,它代表先人的创造和智慧。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要源远,还要流长;不仅要根深,还要叶茂;不仅要有传统性,还要有现代性。因为传统文化遗产能否保存,能否发挥它泽被子孙后世的作用,不能只依靠祖先的荫应,而应该是后世子孙的继承、发展和创造。历史证明,民族文化遗产无论怎样丰富,后代都不可能坐享其成。这是北非、西亚曾经辉煌的文明古国的当代命运告诉我们的真理。文化自信的底气不仅来自传统的辉煌,而且更有赖于现实的灿烂。
中华传统文化世俗性和家国情怀的继续发扬与升华,以及它的创造性和生命力,在当代体现为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近百年来体现为革命的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承载着多少代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心血,无论是昂首阔步带镣长街行,或是被暗暗处决,或者是战死沙场,都是在为理想和信仰而牺牲。这种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牺牲的理想和信仰,是神圣的和超越自我的。红色文化是用奋斗和鲜血书写成的有字的和无字的文化。有字的,是先烈们的著作和充满理想和激情的牢狱书信。像《革命烈士诗抄》和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中那些令天地变色、世人泪奔的临刑高歌的绝命诗;无字的,是革命人民和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战斗中所包含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红色文化。他多次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文化,是为了人民过上最美好生活的文化。可以这样说,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既来自我们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丰富性与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和创造精神,也来自体现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红色文化的革命性、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导向性。在当代,如果不重视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构成这一现实,就很难全面理解当代中华文化的底气由何而来。
2、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是自信底气的中流砥柱
在当代中国,研究文化底气问题,绝不能无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在中国处于三座大山压迫下时,肩负起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其中就为文化重建和复兴提供了可能性;在新中国成立后,它肩负起全面建设新中国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不仅发展经济,强国富民,对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负责,还要在实践上重建文化自信。毛泽东同志曾经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实现“四个伟大”同样要求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近百年的苦难历史证明,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有重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有组织的政治力量;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就不可能有新中国,就不可能找到重新树立文化自信的道路。如果中国仍然保持旧的社会和旧的制度,中国就不可能是现在的中国,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文化自信的底气。在研究文化自信底气问题时,绝不能无视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而且是文化建设的领导者,是文化自信底气的中流砥柱这一现实。
社会上曾经刮起小股“民国风”,认为民国时期的文化名人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底气。这是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40年,是中国由乱到治、由弱到强的社会大变革的过渡时期,是一个混乱而又向前迈进的时期。民国时期总体上经济落后、政治专制、教育落后,文盲遍于国中,但由于社会处于转折时期,在文化上出现过一些名人。但在一个落后的中国,极少数文化名人或曰文化精英,并不能代表当时中国具有文化自信和文化底气。文化自信的本质是民族自信,是整体民族的精神状态。我们敬重其中一些人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但仅凭旧社会极少数文化精英,而无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胜利和国家重建、社会重建、文化重建,就不可能懂得当代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也是中华文化复兴的中流砥柱。在当代中国,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最高的政治力量。削弱或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会再度丧失文化自信的底气。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正因为这样,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建,从严治党,惩治腐败,务必不辜负全国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期待。
与中国共产党不可分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究竟是有利于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还是阻碍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在有些人看来,马克思主义是西方学说,是异质文化,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它是近代中华文化传统断裂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文化而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提供了用科学态度审视中华传统文化,辨别精华与糟粕,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化的科学态度,有力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反对全盘西化主义和复古守旧的保守主义,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和可继承性。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作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贬低中华传统文化,而是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中华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导向和推进器。
只要不怀政治偏见的人都可以看到,如果从中国文化生态中排除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不可能。如果仍然是对历史上传统的解释理论和研究方法亦步亦趋,就不可能别开生面,讲出新道理、新思想、新体系,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新高峰。如果排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当代中国将呈现出这样一幅文化图景——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帝国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或保守的国粹主义和西化主义相结合的非骡非马的杂拌文化,而不可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并充分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果这样,中国的文化将会倒退一百年。
尤其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当它被中国化成为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就不再是所谓“异域文化”,而是当代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内容是与中国实际、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结合,而且就语言风格和气魄而言都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我们只要读读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引经据典所显示的中国风格,就能明白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是外在于中国文化之外的异质文化,而是中国当代文化的内在灵魂和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永葆青春和活力的思想支撑。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结合,在近代西方殖民文化和帝国主义文化的强势攻击下,中华文化很难有文化自信的底气。
在研究中国文化自信底气时,我们不能忘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到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底气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没有现代理论支撑和对中华传统文化阐述的参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往往不易到位,不易得到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的阐述。中国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许多价值观念,要使其与现时代相适应,获得新生命力,必须有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深入阐述它的内容并充分展开有理有据合乎逻辑的理论论证,而不是停留在高度浓缩的格言式的命题上。
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阐述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资源和启迪作用。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因为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特质,而拒绝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联姻,拒绝承认中国传统人文文化中可以提供包含科学性的智慧。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极其丰富的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内容。不能认为一提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科学性问题,似乎就是否定中华文化的人文本质。这种科学性与人文性绝对对立的看法是偏颇的。把中华文化的人文性紧锁在“袖手论道”“空谈心性”范围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误读。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不仅要立足中国实际,面对当代中国问题,而且应该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和历史上的实践经验。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或社会学、管理学、人口学,都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和启发。中国哲学中包含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以及关于人和人性的探索;中国经济史和经济学说思想史、中国法制史和司法实践史、中国政治制度史和历代治国理政学说,以及著名思想家著作中与上述学科的相关论述和历史上的实践经验,都可以通过批判地总结、吸收和改造,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资源。构建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果割断它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只能永远当西方相应学科的理论和话语的搬运工,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哲学社会科学就难以建立。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说,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分,是有关世界本体和认识来源及标准问题,而不是到处可贴的标签。从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把它作为文化划分的标准,说某个民族文化是唯心主义的文化,某个民族文化是唯物主义的文化。
历史上哲学家的历史地位和对文化的贡献,不是简单由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区分来定位的,而决定于它的体系中包含的哲学智慧。列宁曾经说过:“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掩埋在泥土中的珍珠仍然是珍珠。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就比旧唯物主义尤其是比庸俗唯物主义对人类思想贡献大得多。正如同旧唯物主义尤其是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并不在于它是唯物主义,而在于它在唯物主义名义下包裹着的哲学缺点和错误。“朱子学”和“王学”都是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学说。在当代中国,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对人作为人的道德教化和修身养性,提供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修养论”和“工夫论”,有助于人的主体性确立和道德素质的优化。这是继承儒家哲学重视“成人之学”,培养理想人格的哲学的一贯传统,而“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又是新的发展。但我们不能把程朱理学或陆王心学的命题无限地外推,把它从道德和人格的“修养论”和“工夫论”变为“宇宙论”和“认识论”,把“理一元论”和“心一元论”置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之上。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成就是文化自信底气的基础
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我们要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研究文化自信的底气。文化自信是最持久和最深厚的自信,它起精神支撑作用,贯穿于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之中。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极大地增强了文化自信的底气。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取得的成就,无比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的确,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伟大成就,无比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底气。一个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华文化,与一个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和平发展中的中华文化相比;一个经济落后不断挨打,处于世界边缘时期的中华文化,和日益走向世界政治舞台中心的中华文化相比,哪个更具文化自信的底气,这是不言而喻的。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是文化底气的经济、政治支撑。可以断言,随着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会不断提升。
当年,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为什么对文化抱着一种悲观主义态度呢?因为西方文化的没落,其实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开始没落的映射。资本主义制度在几百年的发展史中,对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它逐渐走过了辉煌鼎盛时期。斯宾格勒的文化悲观主义其实是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制度开始走向没落的一种预言。文化的活力不可能离开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支撑。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正在于中国道路向世界贡献的现代化的新方案、新式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以及不同于西方“普世价值论”“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的社会发展理论。
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往前走,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们还存在不少社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不断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将会进一步提升。
4、文化政策是增强文化自信底气的制度化保证
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都需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文化建设也是一样。文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使我们对制定正确文化政策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有深切的体会。因为执政党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实行什么样的文化政策,对于能否正确处理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现代关系至关重要。
从理论上来说,无产阶级对待民族文化传统与资产阶级相比更具科学态度、更具宽阔的眼界和胸怀。当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启蒙主义先驱,在继承和吸收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他们最感兴趣的不再是文化传统,而是证券交易所和利润,是对职位与收入的担忧和极其卑鄙的向上爬的思想。恩格斯在历数资产阶级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屑态度后说,“德国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
当无产阶级还处于被统治地位时,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只能是一种理论,而不可能是一种现实的政策。中国共产党从自身经验中认识到,传承和发展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必须变成一项具有理论性和约束性的国家政策,由全党和全社会各相关机构共同实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就表明我们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重要性与迫切性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意见》对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保障措施以及如何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如何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等,都有明确而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定。中国共产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及使之成为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提高到国家文化战略层面,并作为一项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责任,提高了全国人民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坚决执行这一政策,有助于提高文化自信的底气。
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及其创造性发展,是中华文化发展上的客观现实。文化自信和文化底气问题是对中华文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这是一种超越纯文化的角度,对当代文化自信和底气问题置于社会的总体性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比单纯就文化谈文化自信,更会令人信服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对文化自信底气的增强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转载自《光明日报》2017年9月11日。)